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 (本報資料圖片)
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3年3月24日訊(深圳商報駐穗記者 姚嘉莉)3月23日,廣東省發改委發布了2023年廣東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十項要點,其中包括建立健全律師、醫師等重點人群自然人信用記錄,支持深圳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深入開展省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試點工作,研究探索“信用灣區”建設等多項內容。
今年,廣東將完成“信用廣東”平臺2.0升級改造,強化平臺信用管理和服務支撐能力,信用數據歸集總量突破200億條。以自愿、集約為原則,穩步推進省、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和行業信用信息平臺一體化建設,為公眾提供流程標準、結果統一的信用信息查詢公示、信用報告等服務。建立健全注冊會計師、注冊消防工程師、律師、醫師等重點人群自然人信用記錄。推動信用建設與隱私計算、區塊鏈等科技融合發展,開展3個以上隱私計算場景試點。
在深入實施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方面,廣東將優化信用獎懲系統,進一步推動獎懲措施落地。大力推廣信用承諾制,推動在政府監管事項中實施“信用報告+信用承諾”模式,鼓勵市場主體開展自主承諾。
讓中小企業融資變得更便捷,信用建設很重要。廣東今年將促進數字化信用金融發展,推動省內各級融資信用服務平臺開展金融服務創新,擴大服務邊界,降低融資成本,加強風險監控,力爭信用貸款余額提升20%。鼓勵地方征信平臺、信用服務機構探索跨境信用合作。
為推動信用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廣東支持惠州市以及廣州市越秀、黃埔、南沙區,深圳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東莞濱海灣新區深入開展省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試點工作,推動南沙創建信用經濟試驗區。研究探索“信用灣區”建設,推動粵港澳 大灣區信用標準銜接。完善商貿領域信用治理機制,開展老字號企業品牌信用創建活動,持續釋放內需潛力、鼓勵消費新模式新業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