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yf4z9"><option id="yf4z9"></option></th><th id="yf4z9"><video id="yf4z9"></video></th>

      <object id="yf4z9"></object>
      <th id="yf4z9"><option id="yf4z9"></option></th>

      升級陣地讓群眾喜歡來 升格服務滿足居民需求 社區拿出繡花功夫解民憂
      2023-03-24 08:55
      來源: 深圳特區報

      升級陣地讓群眾喜歡來 升格服務滿足居民需求 社區拿出繡花功夫解民憂

      人工智能朗讀:

      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3年3月24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葉志衛)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社區情況多樣,群眾需求多種,提高基層治理能力,才能更好服務于人民群眾。

      羅湖區南湖街道漁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在居民心中“人氣極高”,是退休老人李泳棠和老伴日常的“打卡地”?!疤焯靵?,活動特別多,我們老兩口也不覺得孤單了?!痹谏钲?,打造好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不僅是增加更多資源和服務,還要把中心升級成為群眾排憂解難、愿意來經常來的家。

      群眾的滿意,是社區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升級黨群服務中心只是一個方面,社區干部還線上線下主動聯系群眾,“往外跑”“敲開門”,在最能體現民生情懷的地方,拿出繡花功夫為民解憂,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黨群服務中心有家的味道

      黨員群眾愿不愿意來、是否經常來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是檢驗是否服務好群眾的指標之一。

      羅湖區南湖街道漁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位于幸福萬象大廈底層,當記者走進中心時,家的味道撲面而來。這里打破傳統辦公場所模式,開放式設計搭配原木及淺色色調,加上功能清晰的區塊設置,整個黨群服務中心營造成一處“易進入、可互動、能共享”的開放式“居民會客廳”,難怪居民喜歡來。

      早在黨群服務中心建設之初,社區就讓居民全程參與?!按蠹抑饾u意識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是個老百姓說了算的陣地?!睗O邨社區黨委書記李競說。

      社區居民議事會、跨境兒童專享計劃、漁邨之光文明大講堂……在黨群服務中心,居民群眾關心的愁事、難事、煩心事,通過共商共治得以解決。

      例如,因小區紅線范圍界定問題,港逸豪庭、裕安花園兩個小區一度鬧得不可開交。社區黨委將居民小組、業委會和物業公司請來“共商漁事”功能區開展協商議事,最終圓滿解決了兩個小區之間的紛爭。

      拆掉柜臺,社區與群眾的距離越來越近;完善功能,居民辦事環境越來越溫馨;貼心服務,群眾滿意度越來越高。在坪山區馬巒街道,坪環社區將辦公空間壓減了50%,服務群眾場地占比提升至80%。在龍崗區南灣街道,南嶺村社區建設了8000平方米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60多間功能室、100余項便民服務全時段開放,10余個社會團體和諧共融,11萬居民群眾共享多彩服務。

      “只有堅持需求從群眾中來,服務到群眾中去,才能讓社區服務離群眾更近更貼心?!饼埲A區民治街道北站社區黨委書記鄭陽介紹,去年8月,社區工作人員注意到一對母女在黨群服務中心舞蹈園地停留許久不愿離去,原來小女孩特別喜歡舞蹈,但她是個特殊兒童?!拔覀冋伊艘患姨厥鈨和囆g培訓機構,安排老師專門指導授課,讓這個人群在黨群服務中心也圓夢成真?!闭沁@種熱心細心的服務精神,讓群眾更愿意來、喜歡來、經常來。

      把服務做到群眾心坎上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社區事務繁雜,必須密切聯系群眾,才能理解群眾多樣訴求,走出治理新路徑。

      位于光明區馬田街道的薯田埔社區,流動人口多、建筑密度高、場所管理難,治理和發展一直是棘手難題?!拔覀兲剿髁艘粭l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紅色小分格’新模式,群眾服務細、應急處置快?!笔硖锲疑鐓^黨委書記李進波介紹。

      薯田埔社區共劃分11個分格,平均管理人口4000人以下,街道下沉966名工作人員到格里,從機關選派99名在編干部擔任小分格指導員。此外,208項簡易處置任務納入小分格治理事項,打破部門壁壘,這樣就實現了“人人都是消巡員、平安員”的工作機制,在小分格上將矛盾消滅在萌芽階段。

      去年10月,小分格黨群理事會上,一位群眾提出城中村電動自行車停放亂、充電難的問題,理事會隨即將問題上報到了社區黨委。社區黨委根據小分格摸排的情況,配置近500個充電樁、1500個停車位,獲得居民點贊。

      “只有緊密聯系群眾,才能讓居民群眾看到我們、認識我們?!饼垗弲^坂田街道第五園社區黨委書記王震認為。第五園社區分為七個責任網格,社區黨委班子成員“一人一格”掛點聯系?!吧鐓^黨委委員每天穿上印有姓名和手機號碼的紅馬甲,在小區亮身份行走,大忙小忙隨手幫,拉近了與居民群眾之間的距離?!?/p>

      行走過程中,社區成功發動78名積極熱情的居民黨員擔任樓棟長,實現“黨員包樓棟”全覆蓋,每棟樓下公告樓棟長姓名、聯系方式和服務清單,居民有訴求可以24小時聯系反映,“有問題找支部、有困難找黨員”成為居民的流行語。

      “服務就是要做到群眾心坎上?!贝簌i新區大鵬辦事處下沙社區黨委書林東全說?!拔覀兘⒘宋⑿湃褐苯勇撓档饺罕?。他們在微信群中‘隨手拍’,值班人員‘馬上辦’,并實時反饋處理結果。就算是夜里一兩點,我們都能做到有人‘接單’?!睘榱吮苊鈫栴}回潮,社區每處理完一個問題,就拍攝成小視頻,推出“老莫講安全”等系列視頻欄目,深得社區居民喜愛。

      “群眾看得多了、想得深了,心中就有了一桿秤,社區工作也好做?!绷謻|全感慨地說。

      服務群眾“在線”更“在場”

      服務群眾,化解矛盾,基層干部不但要“在線”,更要“在場”,這就要求基層干部少坐辦公室,要走出去,主動作為。

      “我們堅持班子帶頭,讓為民服務由‘打開門’向‘往外跑’?!逼荷絽^馬巒街道坪環社區黨委書記王振說,社區黨委班子成員帶頭,對社區7個村1.8萬間出租屋1179家門店掛圖包干,每周至少抽出2天時間走出去,包巷包戶包店聯系群眾。

      “我們都變成了‘戶外工作者’?!蓖跽裥χ榻B,社區干部在行走中發現的問題,實行銷號管理。例如,去年開學季,社區干部在行走過程發現,群眾對校園周邊秩序和交通安全問題投訴密集,隨即邀請社區“兩代表一委員”、區街掛點領導,以及城管等部門,現場聽取群眾訴求,協調解決。不到1個月,相關部門完成10個學校周邊公交站臺微改造,增開3趟公交班次,新建風雨連廊2處,增劃機動車位50個、非機動車位500個,群眾期盼得以系統解決。

      “要服務好居民,社區黨委必須主動作為‘敲開門’?!饼垗弲^布吉街道龍嶺社區黨委書記蘇如珊這樣形容。在龍嶺社區,居民可以到社區內的龍嶺學??磿?、跑步、攀巖,令人羨慕。蘇如珊告訴記者,社區和學校共建的故事要從2015年說起?!澳菚r候龍嶺學校門前坑洼不平,遇到暴雨時,積水都能沒過低年級孩子的腰,我們主動聯系區職能部門,為學校改造道路,解決了積水、交通問題。一年后,學校改擴建噪音大,周邊居民投訴不斷,我們又急學校之所急,挨家挨戶上門走訪做工作,并幫助學校在開學前順利完工?!彼貞浾f,一件件小事打動了學校,敲開了心門,當社區向學校提出將活動場地向居民開放,學校立馬答應了。

      這種“以真心換真心”雙向奔赴的做法,讓社區一一敲開了轄區內醫院等10個單位的大門,敲開了115名黨員的家門,“大家一起為社區建設出力,形成了社區黨委統籌領導下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碧K如珊說。

      [編輯:鄭曉鵬]
      在线观看污污污_免费可以看污网址_在线免费观看污污小视频

        <th id="yf4z9"><option id="yf4z9"></option></th><th id="yf4z9"><video id="yf4z9"></video></th>

          <object id="yf4z9"></object>
          <th id="yf4z9"><option id="yf4z9"></option></th>